中国最大最美的360观景平台——牛背山您好,欢迎来到牛背山风景区! 加载中...

您当前位置:荥经牛背山风景区 >> 游记散文 >> 浏览文章

关于marketing 在生活中的偶感

时间:2014年01月02日 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: 字体:
 (一)

 

        记得上周去面试,完了差不多要快九点,因为是从下午三点一直等到结束,又担心是为了考验咱的耐心,所以也就中途便没有出去吃东西,太老实了。

       后来从面试的地儿出来,等穿过春熙路时,便实在忍不住,跑进了春熙路的伊藤商场,见着个人,忙问卖吃的在哪?说是负一楼。

       进去开始的时候,还真有点找不着北,这店子以前倒也来过几回,但都没做么去买吃的,也不敢逗留太久,无它,这地儿的东西“老贵了”,消受不起,还是不去的好。

       问了一个服务员——这儿卖面包的哪地儿呢?那姐姐指了指,说是转角的角落处,赶紧一路疾走,还好,找到了。

       捡了俩能勉强填饱肚子的,便往收银台奔去,已经快九点半了,这还在春熙路,本部的校车肯定是赶不上了,再不走,就得睡着春熙路了……

       到一收银台排队,前面有一大妈,东西倒不多,但时间还是小等了一会儿,怎么都觉得这收的也太慢了吧?轮到自己的了,一袋子面包,一包牛奶,还算快当。

       不曾想刚把东西递上去,就见那收银员小姐朝自己“鞠了个躬”,声音之柔美,差点让人有点要酥软的感觉,然后一声——“欢迎光临……”

       这第一感觉把自己原先有点小抱怨,到打发了……

       算了算也就四块多钱,身上现金不多,便拿出卡来,其实觉得有些忒不好意思,毕竟只是那么几块钱的东西,还要“刷卡”,真怕收银员给脸色看……

       但结果完全不一样,那小姐很客气的叫自己把卡递给她,然后请我签字,接着问需不需要袋子,觉得没有必要,毕竟出了门就要“狼吞虎咽”一番,费事……

       临末,某伸出手来原本要去接打印出来的收银条,不曾想,刚把手递出去,那位收银员小姐又是一个“75度鞠躬”,微微一笑,双手把收银条奉上,害得自己有点傻气的在那里站着,特不好意思,都是同龄人,这礼有点过了吧?!

        拿了东西一出来,便迫不及待的“撕咬”开来,朝盐市口的公交站台赶,后来在车上,不觉还在回忆这段小插曲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二)

 

        当然,伊藤的服务水平,的确是很有名的,以前也有去过,但感受并不十分深刻,也许是因为自己专业所学的缘故,所以常常会不自主的想去体察这些小事中的细枝末节的东西,大东西、整个轮廓,其实是无法全部一下子就能纳入“视野”的,小东西则不然,细微处便能反映那些被叫唤了N多遍的所谓理念、宗旨、原则、精神……杂七杂八的文字,究竟落到实处没有!

        来大学不久,看过有本书名,就叫着《细节决定成败》,书到至今都没去看过,但这名字却牢牢地印在脑子里了,觉得还是有理的。

        虽然自己学的是“市场营销”,但如果谁闲来无事,问我什么是市场营销,敝人还真的有点心虚,不是因为其他,而是有点不知所措,还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。

         这也许有负这大学几年的光影,但不得不坦白,自己并不“专业”。

        ——至多而言,只是点小皮毛。

        这理论的东西太多、太杂,还有些又牵扯到自己不怎么擅长的方面,听得也是七零八落、细碎得很……

       光一本《市场营销学原理》,就是七八百页厚,十六开的大号本,清华出版社的,而更让人忍无可忍的是,居然整本书都是用的英文——全英文。

       也许我们只能一开头就不得不“辜负”老师的一片好意……

       书很厚,不止这一本,并且杂。

       偶尔到图书馆弄点不那么厚的来看着玩,又都或“一摊”理论的、文字的、看着只会让人想着睡觉得东东,这里着重提一点 —— 是“一摊”,就像海岸边的沙一样,你永远也看不到头,而且经不起慢慢来“嚼”,否则一本下来,就够得用“千天每本”这个单位才算是“正经”了……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三)

 

        几年下来,也看得无数对于“Marketing”的概念阐释,各有各言,大体落下来,有这么两个觉得还算比较有意思的:

       第一个阐释,Marketing(市场营销),就是在对的时间、对的地点、以对的方式和态度,把最对的东西给对的人。

        这话初觉得是有那么一点绕,但还是很有些精辟的。

        第二个阐释,则是说——所谓“市场营销”,即是将“价值”最大化的传递给确定的目标客体,满足其需要和需求,寻求优秀的顾客关系。

        这个是外来的阐释,是翻译过来的东西,怎么读怎么都觉得不实在,但意思还是表达清了的,所以也还算不错。

        倘若要问做营销的首要是什么?这点书上还真没个统一的说辞,只是“一摊”罗列,有点“晕”。

        在某看来,无论上述的第一个还是第二个,都着重蕴藏了一点,那就是沟通、交流、传递,这几个词,便是比较“本”的东西,是营销的主题。

        既然是要做市场营销,要做Marketing,真正的高手,不在于一物一体的售卖,而在于能将“传递”——这个“虚”东西,有板有眼的造模出来。

        卖东西固然是一件很有技术含量的过程,但显然还不够,不是因为卖着一个着一个,那样局简单了,但是肯定做不出来“势”。

        ——这个“势”很重要,记得某节课某个老师提过一句,说“小智谋事,大智谋势”;也记得还有一句古语,叫着“善弈者谋势,不善弈者谋子”——差不多一个理……

        所谓谋势,即在于掌控“传递”。

        “传递”这个东西,本身是一个很虚无的,看不见,或者只是一团朦朦雾,但是有一点是很重要,那就是这个“势”、这个“传递”,是可以营造的——其本身,也是通过某种“营造”而得来。

         什么是“传递”?这个不好说,譬如某某人,看某某人的第一眼,四眼相对,然后打了个“冷颤”——实际上,“放电”也是一种“传递”,如果双方都有打了个“冷颤”的感觉,则这个“传递”,就是“正”的;如果这其中只是一个人有打“冷颤”的感觉,而另一个,则貌似“半夜起来看鬼片”后那种没有心跳的错觉,那这个“传递”,很显然就是一“负”的……

        这个“传递”,可能是某个很具体、很实在的物体,也可以只是一个“意象”,展现出来,是只能用语言或感觉来描摹的东西。

        那个具体、实在的物体,就是产品,是能够给需要的人,以某种他需要的价值或用处的动西,而后者所谓的“意象”,就是我们平常所感触到的、被我们称之“服务”、“态度”、“氛围”、“情感”……这些东西。

        要“谋势”,首先咱们的“传递”工作,就不能偏废,甚至需要花大力气去做,因为有些“传递”做好了,“势”营造出来了,产品本身的价值性,将会降低,而顾客对于实体产品或服务的依耐性,便会转嫁在“传递”上,形成某种意识上的“依耐性”、形成认可,持续的行为。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真正做营销的,是那些善于做“造势”的、“守势”的,把精力放在怎么样做好“传递”上,因为首先做好“守势”,才能“存之于世”,只有先善于“守势”的人,才会知道怎么去“攻势”,才能得到,即便有“万劫不复”的一天,它依然可以从容应对,因为“势”做好,一点小瑕疵的出现,逆转不了什么……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四)

 

        我记得和别人闲聊,说到如能先把自己放平,用心去做沟通、做交流、去谋事为人,去传递你想传递的那部分,也许有一些是掩饰,有一些是夸张,但本性是在的,如果能够大胆的、长久的坚持、总结、再“传递”,那么我们所慨叹的自身,在于别人眼里,就有可能会形成一种“势”——如果你不想让别人对你有“半夜起来看鬼片后的错觉冲动”,要形成“正”效应,那就好好去揣摩、打造自己的“传递”吧,也许是一个微笑,也许是一份做事情的坚持到底,也许是清晨起来穿一件干净衣裳,有个没有污染的脸蛋……

       怎么样来判断我们的“势”打造的如何?是正的还是负的?是符合自己意愿的还是完全相反?

        ——这一点,前google的大中华区老总、现“创新工场”的李开复,很早就意识到,并总结的很好,那就是——“影响力”,他说他在很小的时候,就意识到,自己的目标,就是要做一个影响力的人,并且把这种影响力不断最大化!

        这话听起来有那么点狂、有那么一丝“不够高雅”,但确是很实在的。

        你的影响力——对人对事对物、对其他的某种外在影响力——并因你一个人而形成、带动起来的影响力,即是这里所有讲“传递”的最终归宿——“势”。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做人是,做商业的东西也是,市场营销,就是在做“传递”,也许是实体的传递,也许是信息的传递,也许是情感的传递……无论如何,它的目的,即在于最终能够“影响人”,影响人的认识、判断,影响人的偏好,影响人最终做出某种决策——那就是,情感的认同感,以及持续的消费行为。

        做市场营销,如果最后光做了“传递”,达成价值认识上的“影响力”,而没有落到实际的后续消费行为,那纯粹是神经病,是白搭,你做的,也就没有任何意义……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五)

 

        这里显然扯得有点远,但不是没有关系——恩,没有关系,我们再“扯”回来便是。

        谈到这里,开头所描述的“伊藤洋华堂”的感触

         ——这里得先抛开什么爱国、愤青、民粹的东西,一谈到日本的什么人、事儿,就往那扯,这里不谈——其实我也爱国,其实我也“愤青”,只是有一点小小的不同而已:别人用“嘴”、“脸”来表达,我也“愤”,但“清纯”一点,先用脑子……  

        当然,这不单纯的是“精神胜利法”,还要注意到我背后,握的也是拳头……

        所以,别老是一扯到是日本人的,就“贬”,偶尔“褒”一下,就成了反面——我可不想贴上标签……

        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态,敢于认可别人做得好的,即便是我们的人,在别人那里“干活”,但能落个“好”,我们谈不上感谢人家,但没必要先拿起意识形态,开骂一顿先……

        所以,在某看来,伊藤的“传递”工作,真的做得还不赖,别人是骨子眼里的“做”,不要以为“75度点头弯腰、鞠个躬”,很轻松,真正能把它做成一种“传递”,坚持下来,达成一种“势”的,不得不承认,是少数,是那几家。

         有人说为什么日本人的企业怎么这么经得住“扛”?世界经济危机少说也有好几轮了,不只是美国人犯错这回,以前也有,其中很多大公司、大企业都被整趴下了,但日本人的还在那里立着,并且照这一路走来的“态势”,不曾有立马“完结”的可能。

        ——此亦无他,人家先做好了“守势”!

        为什么我们抛开“意识形态”之后,提起伊藤,立马想到的是,人家工作人员素质好、服务水平高、服务方式很到位?

        ——这就是“势”!

        因为当我们抛开其他,获得了我们的认可!

        所以人家生意好,店越开越多,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
        黑格尔说:存在即真理!这个世界其实很多事情,还都是有“道理”可以讲的,差别在于,只是这个道理谁来讲而已,个人有个人的道理……

       这就表明人家市场营销是做得很好的,其实真正的市场营销——Marketing,人家不在于学的有好好,而在于做的相当棒,有自己的一套——这套恰是别人学不来的。

        ——这也就是我们传说中,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……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六)

 

        一点细微处,人家依然在“传递”,并且很用心,用心的传递,自然得势……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大言不惭,放肆于斯……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延伸阅读:
网友评论
 以下是对 [关于marketing 在生活中的偶感] 的评论,总共:0条评论

走进牛背山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订阅RSS | 广告服务 | Tags关键字
地址: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三合乡牛背山 联系QQ:382375073 邮箱:382375073@qq.com CopyRight 2013-2016 荥经牛背山 版权所有
本网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发布,如涉及到版权问题,与本网站无关 网站建设:[宇瑞工作室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