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蒙牛到牛根生——论“压力营销”
一谈到蒙牛——就不敢看电视!
前天从外面回来,站在公交车上,短短十来分钟,公交车上的公交移动电视,光蒙牛的雪糕广告,一口气就来了不下十数遍,看得自己都“汗颜” —— 真是舍得做!
于是回到寝室,一边洗衣服,一边想蒙牛到底有多“牛”?!
蒙牛很会做营销!短短十年间,已经做到行业第二,靠的是什么呢?
就营销而言,蒙牛很会“推” 、也很会“拉”,也就是以产品为立足点,大规模、广范围、多层次的塑造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!没办法,这种战略战术,一旦用起来、用好了,不仅对原有市场“破坏强度大”、对产品格局“杀伤半径宽”、对营销影响“持续时间长”。
这种对于企业品牌与形象的深耕细作,是很值得肯定的。
这让人想起销售管理课上,有段关于企业目标区域市场开拓的论述,说的是企业不能为了贪大求多、盲目冒进,从而“井喷式”发展,然后“雪崩式”倒下。
其实企业对于自身企业形象与企业品牌的建立、维护和塑造,也是这么一个道理。
其实推而远之,做人也差不多这么个道理!
初识蒙牛,还得是刚上高中,到了县城以后。那个时候对于蒙牛,只是觉得这个品牌——它的产品——很多很丰富!而且,蒙牛——这个名字也很还不错,好听——牛!
然后,开始接触它的产品,它的“推”、“拉”之术。
说蒙牛很会做营销,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,但是需要人去思考的,是为什么会这么成功?
蒙牛创立时间并不长,到现在也就十年而已,虽然有些人一直诟病地认为,是因为当初牛根生(蒙牛老总)从伊利出来时带了一帮骨干出来——但这并不能完全抵消全部。
促发自己比较更多的了解蒙牛,源于寝室里室友两年前爱看 CCTV2 的《赢在中国》这档节目,因为牛根生经常出来说两句,点评一下 —— 这个人很会讲话,讲得很厉害,因为看上去很有气势、颇有一些将军、诸侯的风范。
于是脑袋有点开窍,也恍然大悟,一个连老总都出来“布道”、“推”、“拉”企业形象与文化的人,怎么可能没有突破?
如果单单粗略的看,蒙牛的“推”“拉”营销手法是很鲜明的。
“拉”主要是做广告、做公关,并且是很深度、很持续的做。我们应该庆幸的是,它请了不同的明星代言人,分散性的代言众多品牌,而且很好的协调和处理了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,所以我们看到的蒙牛广告,永远是先把所要推出、表示的产品品牌(比如蒙牛酸酸乳)先打出来,只是在最后,以一个蒙牛公司的商标图案和较固定的文字口号(比如“只为优质生活”)作为一个画面,放在那里,就那么几秒。为什么我要说我们该庆幸呢?其实我们可以设想一下,如果每次蒙牛的广告都是雷打不动的单一画面、单一呛声口号式 —— 完全“脑白金”似的轰炸法,说不定比“恒源祥”那个春节“雷人”广告还要“恶俗”,因为你每天要面对的,是比“脑白金”频率还高的广告投放量和重复率……
蒙牛除了“拉”,还做了不少“推”的工作,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在商场、社区、学校哪怕十字路口,都能有几个蒙牛的促销活动。其实这样做,主要还是为了做“渠道”,拓宽和延伸切入面。而且,本身对于这种“便利品”的消费性产品,如果能更多的和消费者产生近距离甚至“零距离”接触、以传递价值,那么你就已经“推”出了一大半了!然后呢?就是开始对整个网络——销售渠道网络的整合与管理,比如零售商营业点、各级批发商、还有大型终端市场(比如家乐福、沃尔玛等大超市)的层级管理与关系维护,还有对特定活动的扶持和分销、促销。 网络结构的建立,预示着企业对消费终端开发和管理,打出的是一套“组合拳”,是给人有层次感的、无处不在的、甚至是颠覆式的强势形象 —— 而这一点,蒙牛做的也还不错。
除了常见的“推”、“拉”之外,其实蒙牛还有一招,这招是很让蒙牛受益的 —— 尤其是前几年 —— 就是一连串的“事件营销”(或者活动营销) ! 蒙牛的“事件营销”,更多的是表现在自我创造事件,以及与其他“行为体”共同打造的事件。最为全国人民熟悉的,就是蒙牛赞助的“超级女声” —— 没办法,这个整得太出名了,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说 —— 正是因为蒙牛“打”上了“超级女声”这班全民快车,才使得它在短短几年的创立时间内,就迅速的为人们所知晓和认可。
没办法,突然想起市场营销学专业老师的那句话 —— 一切都是“机缘啊机缘” ——说不清楚的!
但是,上面这些东西,有点老生常谈,没多少新意,而让自己突然感兴趣的,是牛根生的展现!
反观牛根生,无论是在《赢在中国》里作为评委,不时给蒙牛“正言”,宣讲一下企业文化,说两句“有德无才的人”怎么着、“有才无德的人”怎么着、“无德无才的人”怎么着、“有德有才的人”又怎么着……
当然,“老牛”在其他公共场合也会摆扯上几段。平心而论,他很不错!用自己的公众形象,给企业加分——其实当年李开复在微软中国、现在的唐骏之于新华都 —— 这伙人早就这么干了!
而我们反过来想、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一下,像牛根生这种,在公众面前:
一、通过谈及本企业的管理风格、制度建设、组成机制、人才培养模式等等各方面,尤其宣传本组织的企业文化,并以此来激活和传递企业形象——这都是高手与英雄才能做到的!
二、有了这些,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他理解为——他是在对两种公众进行某种传递呢?也就是,对外,告诉人们,比如他牛根生的蒙牛,是这样的一种模式、流程、文化、机制,是很棒的,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、是可以让广大消费者和其他公众放心的、是值得信耐的,所以,你完全可以冲着这么一个优秀的领导、这么一个优秀的团队、这么一个优秀的组织文化和机制,来购买蒙牛的产品,我牛根生今天在这里就是这样给大家宣讲和承诺过的……
三、针对第二种公众——企业内部公众——也就是企业的各级管理层,以及所有员工,告诉他们,我牛根生今天是怎么样怎么样告诉全国人民,我们蒙牛如何如何优秀,文化是什么?机制是什么?理念是什么?对待人才的态度是什么?……所有的我都说了,那么你们——无论任何管理层还是各级员工,我承诺了的,你们就应该这么好好干!
四、再深入一点,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,“他”就是在进行一种扩张压力式的承诺。
五、对外部公众承诺和宣称的内容,将给企业内部各层级员工包括管理者以压力,因为你必须契合这种宣称的内容,因此,这就会促发包括管理者在内的所有员工,以他牛根生承诺和提出的方向、要求去做到。而在对外部公众承诺和宣称的同时,也是在给外部消费者以及潜在顾客以压力——因为“我”蒙牛就是这么干的,干得很好!——所以你应该认同,并且展现出实际的购买和消费行为发生,以对其表达赞同和鼓励,实现自我需要价值与企业认同心理的统一。
六、那么,在这里,我将这样一种,以公司高层代表性人物,利用“出镜”机会,对所在的可影响的“视界内”的公众,进行的包括对于组织各方面正面形象(主要是企业理念、价值、文化等非物质)的语言承诺传递行为(或隐性或显性的),以此来达到向企业内、外部公众实现无形施压的过程——称之为“压力营销”!
“压力营销”,它的意义在于,它是通过承诺与宣讲等交流方式,向组织内、外部不同对象“制造”某种无形或心理“压力”。这种“压力”显然是非强制性的,但是却决定了企业形象某种意义上的成败——因为,如果既然不是或不存在企业代表性人物所传递出的那些好的东西,那么一旦被暴露或检举出来不好的,那就会是一个很可怕的“危机”!从而失去人们对企业品牌的信任。而因为它开始的时候,受众受传递覆盖面是很大的——所以这种信任流失也会是很彻底的!
对于压力营销,必须是像一些大企业或具有某种“标志性影响力”的企业代表人物才能来进行的,有时候就是企业的老总、高管等。他们可能是一些比较成功的人,甚至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内“意见领袖”,所以这种通过他们的语言传递行为,才会、且足以形成某种无形压力。
现在再回来,反观牛根生和蒙牛,在05年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年 —— 因为这一年的“超级女声”,被公认为是最火的一届,自此之后,蒙牛其他的或后续相关的“事件营销”活动,就已经慢慢的不尽如人意了,尤其是像伊利、光明等其他大乳品企业,也开始学“乖”了,进行效仿,进行各种形式的赞助比赛活动等。
而恰好是这个时候,牛根生却“出名”了(事实上一直都是比较出名的)!只是因为从那一个阶段开始,国人对于“创业”二字,展开了新的一番“探讨冲动” 。而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,牛根生,却成了和马云、俞敏洪等齐名的顶尖创业界教父级人物,因此也就有更多机会,可以获得向大众的“发言权”。然后开始相关“压力营销”的传递行为……
而反过来,马云、俞敏洪等也是可以适用于这个概念的。他们都起到了在短暂时期内,获得人们对于这些人——并超越这些人——对于他们的企业、公司形成赞同、认可、压力和行为。
不过需要说明一点的是,压力营销的运用,既有一定起点和门槛,同时和关系营销一样,它是一个无法被“量度”效果的营销策略,甚至比关系营销还要难已被测度。
因为这些企业代表型人物所进行的内、外承诺传递行为:
一、可能会形成压力、也可能不会。
二、可能不是很重要,但显然会是一个重要的隐性影响因素。
三、压力的大小所能创造的效益,是无法具体用数字测量的。
四、但可以通过某些手段,来进行辅助管理和形成成果报告等进行分析和演进。
最近几年来,尤其是去年的奶粉事件,给整个乳品行业打击都很大。而对蒙牛来说,还有一点可能被忽视了,就是“三聚氰胺”事件之后,因为牛根生以前那些公众前的承诺(包括产品质量、监督机制等),与整个事件,由此形成的反差——甚至是很大的讽刺,会增加部分人的反应乃至反感程度。所以我们在这一段时间来,也鲜有看到牛根生太多的公众活动,因为负面性已经影响了他的传递效果。
所以,“压力营销”,是把双刃剑,用得好,会势如破竹、添砖加瓦,一旦某日被拆穿为不实之词,则完全可能一败涂地、丢盔卸甲!
因此,须当警醒!!!!
没想到花一个晚上,想的东西,会成为一种“理论式的教条探索”工程,差点搞成了“学院派”——可惜了,原本不是这种风格的!暂且也不管自己说的有理与否、说通了没得?!有机会找老师摆扯摆扯吧——扯远了!
再续……
前天从外面回来,站在公交车上,短短十来分钟,公交车上的公交移动电视,光蒙牛的雪糕广告,一口气就来了不下十数遍,看得自己都“汗颜” —— 真是舍得做!
于是回到寝室,一边洗衣服,一边想蒙牛到底有多“牛”?!
蒙牛很会做营销!短短十年间,已经做到行业第二,靠的是什么呢?
就营销而言,蒙牛很会“推” 、也很会“拉”,也就是以产品为立足点,大规模、广范围、多层次的塑造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!没办法,这种战略战术,一旦用起来、用好了,不仅对原有市场“破坏强度大”、对产品格局“杀伤半径宽”、对营销影响“持续时间长”。
这种对于企业品牌与形象的深耕细作,是很值得肯定的。
这让人想起销售管理课上,有段关于企业目标区域市场开拓的论述,说的是企业不能为了贪大求多、盲目冒进,从而“井喷式”发展,然后“雪崩式”倒下。
其实企业对于自身企业形象与企业品牌的建立、维护和塑造,也是这么一个道理。
其实推而远之,做人也差不多这么个道理!
初识蒙牛,还得是刚上高中,到了县城以后。那个时候对于蒙牛,只是觉得这个品牌——它的产品——很多很丰富!而且,蒙牛——这个名字也很还不错,好听——牛!
然后,开始接触它的产品,它的“推”、“拉”之术。
说蒙牛很会做营销,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,但是需要人去思考的,是为什么会这么成功?
蒙牛创立时间并不长,到现在也就十年而已,虽然有些人一直诟病地认为,是因为当初牛根生(蒙牛老总)从伊利出来时带了一帮骨干出来——但这并不能完全抵消全部。
促发自己比较更多的了解蒙牛,源于寝室里室友两年前爱看 CCTV2 的《赢在中国》这档节目,因为牛根生经常出来说两句,点评一下 —— 这个人很会讲话,讲得很厉害,因为看上去很有气势、颇有一些将军、诸侯的风范。
于是脑袋有点开窍,也恍然大悟,一个连老总都出来“布道”、“推”、“拉”企业形象与文化的人,怎么可能没有突破?
如果单单粗略的看,蒙牛的“推”“拉”营销手法是很鲜明的。
“拉”主要是做广告、做公关,并且是很深度、很持续的做。我们应该庆幸的是,它请了不同的明星代言人,分散性的代言众多品牌,而且很好的协调和处理了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,所以我们看到的蒙牛广告,永远是先把所要推出、表示的产品品牌(比如蒙牛酸酸乳)先打出来,只是在最后,以一个蒙牛公司的商标图案和较固定的文字口号(比如“只为优质生活”)作为一个画面,放在那里,就那么几秒。为什么我要说我们该庆幸呢?其实我们可以设想一下,如果每次蒙牛的广告都是雷打不动的单一画面、单一呛声口号式 —— 完全“脑白金”似的轰炸法,说不定比“恒源祥”那个春节“雷人”广告还要“恶俗”,因为你每天要面对的,是比“脑白金”频率还高的广告投放量和重复率……
蒙牛除了“拉”,还做了不少“推”的工作,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在商场、社区、学校哪怕十字路口,都能有几个蒙牛的促销活动。其实这样做,主要还是为了做“渠道”,拓宽和延伸切入面。而且,本身对于这种“便利品”的消费性产品,如果能更多的和消费者产生近距离甚至“零距离”接触、以传递价值,那么你就已经“推”出了一大半了!然后呢?就是开始对整个网络——销售渠道网络的整合与管理,比如零售商营业点、各级批发商、还有大型终端市场(比如家乐福、沃尔玛等大超市)的层级管理与关系维护,还有对特定活动的扶持和分销、促销。 网络结构的建立,预示着企业对消费终端开发和管理,打出的是一套“组合拳”,是给人有层次感的、无处不在的、甚至是颠覆式的强势形象 —— 而这一点,蒙牛做的也还不错。
除了常见的“推”、“拉”之外,其实蒙牛还有一招,这招是很让蒙牛受益的 —— 尤其是前几年 —— 就是一连串的“事件营销”(或者活动营销) ! 蒙牛的“事件营销”,更多的是表现在自我创造事件,以及与其他“行为体”共同打造的事件。最为全国人民熟悉的,就是蒙牛赞助的“超级女声” —— 没办法,这个整得太出名了,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说 —— 正是因为蒙牛“打”上了“超级女声”这班全民快车,才使得它在短短几年的创立时间内,就迅速的为人们所知晓和认可。
没办法,突然想起市场营销学专业老师的那句话 —— 一切都是“机缘啊机缘” ——说不清楚的!
但是,上面这些东西,有点老生常谈,没多少新意,而让自己突然感兴趣的,是牛根生的展现!
反观牛根生,无论是在《赢在中国》里作为评委,不时给蒙牛“正言”,宣讲一下企业文化,说两句“有德无才的人”怎么着、“有才无德的人”怎么着、“无德无才的人”怎么着、“有德有才的人”又怎么着……
当然,“老牛”在其他公共场合也会摆扯上几段。平心而论,他很不错!用自己的公众形象,给企业加分——其实当年李开复在微软中国、现在的唐骏之于新华都 —— 这伙人早就这么干了!
而我们反过来想、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一下,像牛根生这种,在公众面前:
一、通过谈及本企业的管理风格、制度建设、组成机制、人才培养模式等等各方面,尤其宣传本组织的企业文化,并以此来激活和传递企业形象——这都是高手与英雄才能做到的!
二、有了这些,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他理解为——他是在对两种公众进行某种传递呢?也就是,对外,告诉人们,比如他牛根生的蒙牛,是这样的一种模式、流程、文化、机制,是很棒的,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、是可以让广大消费者和其他公众放心的、是值得信耐的,所以,你完全可以冲着这么一个优秀的领导、这么一个优秀的团队、这么一个优秀的组织文化和机制,来购买蒙牛的产品,我牛根生今天在这里就是这样给大家宣讲和承诺过的……
三、针对第二种公众——企业内部公众——也就是企业的各级管理层,以及所有员工,告诉他们,我牛根生今天是怎么样怎么样告诉全国人民,我们蒙牛如何如何优秀,文化是什么?机制是什么?理念是什么?对待人才的态度是什么?……所有的我都说了,那么你们——无论任何管理层还是各级员工,我承诺了的,你们就应该这么好好干!
四、再深入一点,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,“他”就是在进行一种扩张压力式的承诺。
五、对外部公众承诺和宣称的内容,将给企业内部各层级员工包括管理者以压力,因为你必须契合这种宣称的内容,因此,这就会促发包括管理者在内的所有员工,以他牛根生承诺和提出的方向、要求去做到。而在对外部公众承诺和宣称的同时,也是在给外部消费者以及潜在顾客以压力——因为“我”蒙牛就是这么干的,干得很好!——所以你应该认同,并且展现出实际的购买和消费行为发生,以对其表达赞同和鼓励,实现自我需要价值与企业认同心理的统一。
六、那么,在这里,我将这样一种,以公司高层代表性人物,利用“出镜”机会,对所在的可影响的“视界内”的公众,进行的包括对于组织各方面正面形象(主要是企业理念、价值、文化等非物质)的语言承诺传递行为(或隐性或显性的),以此来达到向企业内、外部公众实现无形施压的过程——称之为“压力营销”!
“压力营销”,它的意义在于,它是通过承诺与宣讲等交流方式,向组织内、外部不同对象“制造”某种无形或心理“压力”。这种“压力”显然是非强制性的,但是却决定了企业形象某种意义上的成败——因为,如果既然不是或不存在企业代表性人物所传递出的那些好的东西,那么一旦被暴露或检举出来不好的,那就会是一个很可怕的“危机”!从而失去人们对企业品牌的信任。而因为它开始的时候,受众受传递覆盖面是很大的——所以这种信任流失也会是很彻底的!
对于压力营销,必须是像一些大企业或具有某种“标志性影响力”的企业代表人物才能来进行的,有时候就是企业的老总、高管等。他们可能是一些比较成功的人,甚至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内“意见领袖”,所以这种通过他们的语言传递行为,才会、且足以形成某种无形压力。
现在再回来,反观牛根生和蒙牛,在05年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年 —— 因为这一年的“超级女声”,被公认为是最火的一届,自此之后,蒙牛其他的或后续相关的“事件营销”活动,就已经慢慢的不尽如人意了,尤其是像伊利、光明等其他大乳品企业,也开始学“乖”了,进行效仿,进行各种形式的赞助比赛活动等。
而恰好是这个时候,牛根生却“出名”了(事实上一直都是比较出名的)!只是因为从那一个阶段开始,国人对于“创业”二字,展开了新的一番“探讨冲动” 。而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,牛根生,却成了和马云、俞敏洪等齐名的顶尖创业界教父级人物,因此也就有更多机会,可以获得向大众的“发言权”。然后开始相关“压力营销”的传递行为……
而反过来,马云、俞敏洪等也是可以适用于这个概念的。他们都起到了在短暂时期内,获得人们对于这些人——并超越这些人——对于他们的企业、公司形成赞同、认可、压力和行为。
不过需要说明一点的是,压力营销的运用,既有一定起点和门槛,同时和关系营销一样,它是一个无法被“量度”效果的营销策略,甚至比关系营销还要难已被测度。
因为这些企业代表型人物所进行的内、外承诺传递行为:
一、可能会形成压力、也可能不会。
二、可能不是很重要,但显然会是一个重要的隐性影响因素。
三、压力的大小所能创造的效益,是无法具体用数字测量的。
四、但可以通过某些手段,来进行辅助管理和形成成果报告等进行分析和演进。
最近几年来,尤其是去年的奶粉事件,给整个乳品行业打击都很大。而对蒙牛来说,还有一点可能被忽视了,就是“三聚氰胺”事件之后,因为牛根生以前那些公众前的承诺(包括产品质量、监督机制等),与整个事件,由此形成的反差——甚至是很大的讽刺,会增加部分人的反应乃至反感程度。所以我们在这一段时间来,也鲜有看到牛根生太多的公众活动,因为负面性已经影响了他的传递效果。
所以,“压力营销”,是把双刃剑,用得好,会势如破竹、添砖加瓦,一旦某日被拆穿为不实之词,则完全可能一败涂地、丢盔卸甲!
因此,须当警醒!!!!
没想到花一个晚上,想的东西,会成为一种“理论式的教条探索”工程,差点搞成了“学院派”——可惜了,原本不是这种风格的!暂且也不管自己说的有理与否、说通了没得?!有机会找老师摆扯摆扯吧——扯远了!
再续……
延伸阅读:
网友评论
以下是对 [从蒙牛到牛根生——论“压力营销”] 的评论,总共:0条评论
特色美食推荐
- 荥经“棒棒鸡”
- 荥经棒棒鸡是一道名声在外的民间工艺菜,其色鲜...
- 荥经第一面——挞挞面
- 清晨,当你漫步在荥经大街小巷,四处可闻&ldquo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