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一个可以“改变”的人
(一)
晚上搜了一些历史小读物来看,颇有裨益。
这将近一个月来,实事没干多少,大多是在自我“放逐”中度日,或跑去参加活动,或看电影打发时间,也或者看些无聊的时事新闻,然后胡乱评头论足一番,再就是睡觉——很久没有这么“富足”的睡觉了。
懒散,也许看上去在忙,实际则不然,已经被那“惰性”给占领着。
很多人,包括一些较远的朋友,时不时都会提到工作的事情,大抵呢,都会以准备考那个实际上并无多大希望的考试作为借口,来应付过去。中途也去参加了一次双选会,就在学校本部,不过最后并没有怎么确定。有朋友说,不该将十月广东那份工作,轻易推掉——兴许是,不过既已决定,那就不该再去回想如何,不然就要否定掉很多东西。
无论希望如何渺小,或者有几多艰辛,我都要坚持走完,要扛过去,即便结果是已知的——自己并没尽力,那就该坦然去接受一切后果—— 一定要完成!
在绝望的石头上砍出一块希望的小石头—— 未尝不有可能。
前晚给部分许久不曾联系的朋友发问候的短信,赫然发现这个月是这一年来,话费最少的一个月,短信也竟然还剩很多——那就每人发一条。按序给别人致意,这是一项很有意思的事情,因为第二早,一口气打开电话,就会回收到很多短信,知道他(她)们的讯息,觉得生活又重新充盈了。这件事情,要坚持。
据川大云龙兄述,他已经将自己签到浙江,而其他一些,也差不多在慢慢“着落”中。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,为什么?——为什么偏到了这个“口子”上,自己却要给自己那些开脱,反而不怎么着急,闲淡得令自己都感到震惊。
偶尔也会继续掺和一些学校的事情,社团的,或社交的。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而是心的深处,觉得大学竟然太过短暂了,好急促,等还有很多想法可以实现时,偏偏已经来不及。
大学有一个遗憾,就是原本期望能及早结交一些有胆识的朋友,一起做一点实在的事情出来,给这个地方留下更多,现在有点晚。
我痛恨“空想主义者”,只因为自己偶尔也会犯这么一个毛病,如果等大学结束,有人能不吝啬的赏自己一个“活动实干家”的称号,那我会笑着往前走,不留任何遗憾。
(二)
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好处,就是自己有充足的“资源”——无论是人际还是人力,来“落实”那些想法,做更多的“事”出来,自己爱管闲事,也爱瞎激动,但现在时间的确是我最大的“短板”!
看着那些大一大二的师弟师妹们,有时候真的很有再带着他们一起“做些事情”的冲动。
要做就做最好,尽管他们还需要时间来磨砺自己——我却已经不够这些时间,和他们一起磨砺。也许是该早一年搬校区,或者早一年去践行“融入”学校,等到大三才开始,实在是太短暂了,很多事情才做到一半,应该还可以做得更好。
但现实已经决定,我不会再有机会,去充当那个“末路英雄主义”的惨淡人物,如果上帝再给我一些时间在这里,我相信我能完成更多东西!
社团开新会员大会的时候,我才开始为他们输入某种精神观念——融入于群体文化建立的必要,也就是不止一次在很多场合,重复很多遍自己的那两句“呼吁”:一是“梦想、使命、平台”,另外还有一个是“坚持”。
其实这两个东西,也是对这一年自己所作所为的一点小结,或者原本就是自己个人的一些感悟:富足大学生活的梦想、传递人文精神的使命,以及以社团为基础,努力构建一个可以做些事情的平台。
这三者是相互支撑的,也相互关联。因为梦想,所以意识到使命,为了完成使命,那就必须要有一个平台,而当创建并拥有一个底气十足的平台后,梦想就可以去追寻、去实现,最终达到富足。
自己俨然成了一个“布道者”!
(三)
当然,现在成为这样,只是因为自己实际上只有半份“执着”,也许即便再有一年时间,也只是去极力对这半份“执着”进行“透支”而已,或许适得其反。
我突然发现读市场营销,有一个隐含的好处,那就是做很多事情,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,去考虑怎么样营造出最好的效果。
偶尔自己会落入易于步向正反两面的“极端”里头,要么达到最好,要么就是假作努力。不知不觉中,自己在别人眼里的个人印象,也会落入这两个极端里。
折腾了这么久,再回过来看,发觉自己周身,依然还有很多不是——其实骨子里呢,还是有些许自足情节的——姑且自我感觉良好吧,实际不然!
看那些历史的小读物,猛然觉得自己最大一点“品质”缺陷,就是胆魄不够。
有人会在第一眼接触后告诉我,说我“文质”,其实那是因为“粗狂”的代价不够,所以暂且压制;偶尔也过于“保守”,不敢“出格”,实则意兴阑珊处迸发的力量和热情,是足以烧掉亚马逊大半个原始森林的。
现实就是这样,很多人一致认为,我是富于感性和留恋思考的,直接一点,让人觉得是“懦弱”,兴许是我的信息“传递”确实出了一些“失误”——事实上我曾经写过一段诗,不失时机地爱对一些事情发发概叹,也常满足于精神自由的欢愉——但实际自己受不起,只是有此嫌疑而已。
记得高中时候,一次回家,村里有个无赖,四五十来岁了,但并不有正经营生,专门伺强凌弱、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,然而光天白日,竟又来公然偷拿农物,而且听母亲说,还买了很多店里的东西,也赊账不还。那时候母亲一个人在乡里,为了专心维持生计,供我上学,也就并不计较和追究,其实那也是老妈的无奈之举,毕竟自从父亲过世之后,人家嫌你家里没有主事的男主人,少不得有冷眼和欺凌之举,这是我在县城读书所最为痛恨和担心的。
终于等放假回去后,听得有此等事,那十七八岁的青春少年意气,恍惚猛然间就迸发了,觉得要来一次捍卫,但还是有一些学生气,“先礼后兵”,对他好说不行,于是跑回家,将自己藏在沙发里,那约莫半米长的大砍刀,取出来跑去和见那厮,那厮见状,赶紧回跑,在不远处,也去取了早已藏好的两把二尺长的大刀。
那时候也没管其他,只是拖着刀依然朝那厮狂奔去,右手握刀的手法,到颇像武林影视里的刀客。
两边众人与母亲见状,自然不许我前去,一边拽我,一边拽那厮。
但那时已气愤之极,一边依然还有挣脱,一手挥舞那刀,一嘴满口“豪言”。
两相对峙……
其实如果没有外人的阻拦,也许也不知道后事如何,但事实上,一切都在心里估计着,毕竟不可能真的提刀夺命去。
一则我并不怕他,虽然那厮比我年长,但瘦削,我的身子应该比他灵活;二则,我还如此年轻,和他拼命,无论最后谁被掀翻,我都不划算;第三,我又必须要拿出真砍的架势,既是对他的回应,也是隐含着告诉那些旁观者,以后再打咱们家主意,就得估量着会有的后果——这算杀鸡给猴看,杀一儆百;最后,最重要的,应为根本不可能真的砍杀起来——他不敢,我也不必要,而且还有那么多人各自拽着——那我就更得做到位。
也许这算是演戏吧,自导自演,不过如果真要上去,我断然不会手软。
有了这一出,那之后的境遇,也到还真改善了些,那时候我最惧的一点,就是又上学后,我不在,那些人又来,我只能祈祷,别趁我不在的时候,跑来耍威风、占便宜,有本事就等我在的时候来呀,我先给你讲道理,你若不讲道理,那么我也不会讲!
总之而言,能看到的我,只是一半而已。
(四)
有时候自己对自己的那一点原则性,会觉得是如此令人捧腹和搞笑,因为一面慨叹“时间的短板”,一面又在时间面前“沉寂”、放任。
想想这小半生,终究要怎样去度过的时候?——这个命题貌似宏大,但却依然没有寻出答案。兴许是喜欢的东西太多,貌似的“理想”也多,还做过太多无疾而终的幻想,等现实被予以正视起来的时候,自己却依然无法找到任何一条可观的道路来践行,这实际很是悲哀。
唯独这二十年来,好也经过,坏也经过,生的最大的一个自我慰藉的“力量”,就是对明天始终充满向往的一点意志力而已。
感谢生活,因为经历!
对自己而言,好的也罢,坏的也罢,人生的财富,难道真的就是为那点写着或百或千、或万或亿的数字而度写的吗?我只是依然在自足于自己精神家园的某种充盈罢了,以为人的一生该有很多东西去体会去经历,或者去做出一些事情来,就像在这大学之地,对自己的期盼一样。
如果我只是这个星球上的一个无聊过客,那么上帝就该趁早将我收回去,因为我留在这世间一日,我就会去做我自己,去改变自己,改变我能改变。
(五)
我一直在设想,每个人,除了对生命的延续,是不该抱以十足的自信——因为唯物论是不讲究上帝来允准我们在这个世上苟活多久的——除此其他,任何时候,对自己,都要坚信自己的存在,并且确信自己的力量!
黑格尔讲,“存在即真理”,我们即已存在,就该为此证明……
以前相信“天赋”,譬如觉得,自己对语言就显然不够有“天赋”,不然那可恶的“英格丽士”,早该掌握、玩弄了;还有就是“天生”——为什么别人就比我的“出身”要好?
后来发现,这些都是无知和自我怀疑的体现,而上述两件事,前者是因为后天努力的不够,后者则实属不必要,因为现在看来,我对这样一个“出身”,其实是满怀感谢的,因为这些经历教会了我很多东西。
就像以前听过一个道理,说上帝给了每个人一手牌,有的牌好,有的牌不好,(而我们既已不被选择的存在,并且已经存在很久,几年,几十年,并且还将需要存续下去),那么无论是谁把余下的每张牌打出去,其实都是会“搅局”的,只是重要不重要的差别,如果能稍微有一些造诣,把不好的牌打好,说不定这一世,你就在改变着这个世界!
李开复先生说,他年轻的时候,思考自己的追求,是希望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,实际上,很多人都是如此。
如果反过来,成为有影响力的人,实际就是期待自己可以实现去某种“改变”,因为影响力的大小,决定着你的改变的层次的高低。倘若我们只是来此世间,没有任何的期许和改变发生,那么这一生该是多么难以“煎熬”才能过去?
人总是会有不满足,总会有自己的主观感受,并且会希望外部世界能够符合自己的主观理想和意愿,如果他决定为此奋斗终生,那么这种人是该被尊敬的。这也可以解释,那些大政治家、大军事家、大富豪、大科学家……当我们评判他们是否功成名就、是否伟大时,总是会以他改变了什么、改变了多少?——来作为依据。
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生,不是因为你得到了什么,而是你能通过得到,改变了什么。
改变许多可以“改变”,并且这些改变,是极为有益的,事实上,“改变”也分好几种:
第一等的改变,是改变人的思想和精神。这一类,譬如孔子、马克思、达尔文等等,凡属此类。(改良)
第二等的改变,是改变“人”。创造并富足人的外在生活感受,那些政治家——反面是政客,以及科学家、医生、律师、商人……他们通过实际的行为与活动,改变我们的一切,富足或抵消我们的生活感受。(改善)
第三等的改变,是改变人的外在世界(土地除外)。这种改变,实际上就是改变客观外部自然世界的物理特征。(改造)
而最末的第四等,就是改变土地。这一类的“改变”,是这四等改变中,最不需要太多条件的,只要你有手有脚,就可以改变,这其中,当属几千年来,我们的农民!
不过在我看来,这四等之分,是不存在孰优孰劣的,或者说,它不是在给人的职业、行业分等级、排次序——如果这样想,我就该受到批判!——而为什么要这样分?只是希望将“改变”划出个条理来。
而这其中,最难的,当属改变人的思想和精神!
实际上,所有这些“改变”,都是很伟大的,无论是人类灵魂发展的导师还是为延续人类存在而辛苦的农人。
如果一个人只是为在这世上完成一段“生命”,就如同以前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所描述的那样:一个人问放羊娃,你长大想干什么?放羊娃说,放很多的羊,挣足够的钱;然后呢?挣足够的钱,娶个好看的漂亮媳妇儿;再然后呢?娶个好看的漂亮媳妇儿生个娃;再然后呢?生个娃——放羊!
——如果仅仅是这样的生命历程,我仅能表达其中意含的两点赞同:一点是,这种生命的确是很“纯粹”;另一点,为家族的基因改良,的确做了贡献!但事实上,这样的生命形态,却很悲怆……
以前听过一句话,说如果我不能成为总统,却可以培养出一个总统来,那么我依然是充满自豪的一生!其实这种人是很伟大的,这里也有两点:第一、很早就清醒意识到自己不能成为什么、改变什么;第二、很早就意识到自己能够成为什么、改变什么。这种人,因为明白自己的使命和生命意义,固然也许不会有很风光或很绚烂的人生履历,但是却获得了实在的生命体验,在从事自己所该从事的“改变”——而殊不知,他的这一个“改变”,却是改变了很多人——应该是“伟大”的一生!
因此,人的一生,有必要去成其为有意义的、富有改变体验的一生,勇敢为自己而改变!如果我不能改变人的思想,我就去改变土地!
(六)
无论如何,时间啊时间!我曾经一度幻想过,某一天自己能够停下来一段时间,最好是立刻马上,有一年或几年的光景,自己老老实实、有始终的狠狠看一些书,这样以后便可以节约一些时间,及早对某些体验有一个感知,当在去改变时,就能节约时间,更好的改变。
但是这种想法,是有些不切实际的。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主观与客观束缚。主观束缚是我们的梦想、理想、是想象中的精神使命,客观是外在世界秩序、家庭责任、乃至个人能力限制所强加于给每个人身上的。
有了这些,我们就会矛盾,就会寻找,也就会在寻找与发现途中怀疑和茫然,然后慢慢明白自己的“可为与不可为”,找到自己的使命,找到主观与客观间的平衡,找到激励与生活中的微笑,找到改变。每个人都会有一条只属于自己的人生经历,每走一步,或多或少,都在证明自己一生的意义,改变了什么?改变了多少!
也许这个起点很低,不够宏大,是的,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原本就是赤条条的,没有那么多理由,也不需要去探讨未来,因为我们没有思想,因此人们争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,就有些不知所云——其实我们出来的时候,都如同一张白纸,哪里有那么多深层元素?
——即便有,也应该是化学、生物学元素!我们不该背负那么多。
存在就是在改变,我想改变一些改变,最低目标是没被改变——人生仅此而已!而一个人究竟能够改变多少、改变什么,取决于,我们能够改变自己多少、改变自己什么,是增加还是减少,是放任还是觉醒……
(七)
因此,我要做到自己,相信自己,就该拿起胆魄,改变自己。如果23岁开始改变自己,我看来得及。“自信人生二百年,会当击水三千里”,没有荡气回肠,总该有一些气魄吧!不然,此生,我又有什么勇气去延续存在,改变“改变”?
或平或曲,丰富余下人生的经历,该是一项多美的“事业”!而这其中的精彩在于,每一天都是新鲜的,不会是重复,是切切实实的改变!
而无论如何,任何时刻,都应该相信自己。当上帝只给了你一个翅膀时,你把这一个也扔给他,并且告诉他:我背上降落伞,照样可以飞。
——当然,你千万要记得,先凑够机票钱和买降落伞的钱……
一次和一个心理学博士聊天,趁机请求“研究”一下自己,等她完成我的个案分析后,有一条建议是,我不该说太多的话!
说得太多是一种不负责任,而且很可能适得其反,看来这确有必要,因为说得太多,嘴巴要起茧子,难看——何况我明显不属于刘德华、阿汤哥那种长得很有杀伤力的一类,我应该是属于长得很有穿透力的那类,因为脸皮“厚”!
当然,我从来没觉得,一个人该因为这要有多自卑。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长得怎么样,而去改变自己这一点的话,那也太累,而且可悲。改变的先要条件,就是得先学会接受,并且是愉快的接受,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是相互转化的。你想,天要是塌下来,就只有姚明一个人撑着,他不晓得我其实相当“自责”……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上下下而求索!在上时是改变别人,在下时则改变自己!
(八)
碰到他们说我“年纪大了”,其实就是“老了”的意思,恩,那就当“大哥”……
恩,我就一意识流 ……
晚上搜了一些历史小读物来看,颇有裨益。
这将近一个月来,实事没干多少,大多是在自我“放逐”中度日,或跑去参加活动,或看电影打发时间,也或者看些无聊的时事新闻,然后胡乱评头论足一番,再就是睡觉——很久没有这么“富足”的睡觉了。
懒散,也许看上去在忙,实际则不然,已经被那“惰性”给占领着。
很多人,包括一些较远的朋友,时不时都会提到工作的事情,大抵呢,都会以准备考那个实际上并无多大希望的考试作为借口,来应付过去。中途也去参加了一次双选会,就在学校本部,不过最后并没有怎么确定。有朋友说,不该将十月广东那份工作,轻易推掉——兴许是,不过既已决定,那就不该再去回想如何,不然就要否定掉很多东西。
无论希望如何渺小,或者有几多艰辛,我都要坚持走完,要扛过去,即便结果是已知的——自己并没尽力,那就该坦然去接受一切后果—— 一定要完成!
在绝望的石头上砍出一块希望的小石头—— 未尝不有可能。
前晚给部分许久不曾联系的朋友发问候的短信,赫然发现这个月是这一年来,话费最少的一个月,短信也竟然还剩很多——那就每人发一条。按序给别人致意,这是一项很有意思的事情,因为第二早,一口气打开电话,就会回收到很多短信,知道他(她)们的讯息,觉得生活又重新充盈了。这件事情,要坚持。
据川大云龙兄述,他已经将自己签到浙江,而其他一些,也差不多在慢慢“着落”中。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,为什么?——为什么偏到了这个“口子”上,自己却要给自己那些开脱,反而不怎么着急,闲淡得令自己都感到震惊。
偶尔也会继续掺和一些学校的事情,社团的,或社交的。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而是心的深处,觉得大学竟然太过短暂了,好急促,等还有很多想法可以实现时,偏偏已经来不及。
大学有一个遗憾,就是原本期望能及早结交一些有胆识的朋友,一起做一点实在的事情出来,给这个地方留下更多,现在有点晚。
我痛恨“空想主义者”,只因为自己偶尔也会犯这么一个毛病,如果等大学结束,有人能不吝啬的赏自己一个“活动实干家”的称号,那我会笑着往前走,不留任何遗憾。
(二)
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好处,就是自己有充足的“资源”——无论是人际还是人力,来“落实”那些想法,做更多的“事”出来,自己爱管闲事,也爱瞎激动,但现在时间的确是我最大的“短板”!
看着那些大一大二的师弟师妹们,有时候真的很有再带着他们一起“做些事情”的冲动。
要做就做最好,尽管他们还需要时间来磨砺自己——我却已经不够这些时间,和他们一起磨砺。也许是该早一年搬校区,或者早一年去践行“融入”学校,等到大三才开始,实在是太短暂了,很多事情才做到一半,应该还可以做得更好。
但现实已经决定,我不会再有机会,去充当那个“末路英雄主义”的惨淡人物,如果上帝再给我一些时间在这里,我相信我能完成更多东西!
社团开新会员大会的时候,我才开始为他们输入某种精神观念——融入于群体文化建立的必要,也就是不止一次在很多场合,重复很多遍自己的那两句“呼吁”:一是“梦想、使命、平台”,另外还有一个是“坚持”。
其实这两个东西,也是对这一年自己所作所为的一点小结,或者原本就是自己个人的一些感悟:富足大学生活的梦想、传递人文精神的使命,以及以社团为基础,努力构建一个可以做些事情的平台。
这三者是相互支撑的,也相互关联。因为梦想,所以意识到使命,为了完成使命,那就必须要有一个平台,而当创建并拥有一个底气十足的平台后,梦想就可以去追寻、去实现,最终达到富足。
自己俨然成了一个“布道者”!
(三)
当然,现在成为这样,只是因为自己实际上只有半份“执着”,也许即便再有一年时间,也只是去极力对这半份“执着”进行“透支”而已,或许适得其反。
我突然发现读市场营销,有一个隐含的好处,那就是做很多事情,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,去考虑怎么样营造出最好的效果。
偶尔自己会落入易于步向正反两面的“极端”里头,要么达到最好,要么就是假作努力。不知不觉中,自己在别人眼里的个人印象,也会落入这两个极端里。
折腾了这么久,再回过来看,发觉自己周身,依然还有很多不是——其实骨子里呢,还是有些许自足情节的——姑且自我感觉良好吧,实际不然!
看那些历史的小读物,猛然觉得自己最大一点“品质”缺陷,就是胆魄不够。
有人会在第一眼接触后告诉我,说我“文质”,其实那是因为“粗狂”的代价不够,所以暂且压制;偶尔也过于“保守”,不敢“出格”,实则意兴阑珊处迸发的力量和热情,是足以烧掉亚马逊大半个原始森林的。
现实就是这样,很多人一致认为,我是富于感性和留恋思考的,直接一点,让人觉得是“懦弱”,兴许是我的信息“传递”确实出了一些“失误”——事实上我曾经写过一段诗,不失时机地爱对一些事情发发概叹,也常满足于精神自由的欢愉——但实际自己受不起,只是有此嫌疑而已。
记得高中时候,一次回家,村里有个无赖,四五十来岁了,但并不有正经营生,专门伺强凌弱、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,然而光天白日,竟又来公然偷拿农物,而且听母亲说,还买了很多店里的东西,也赊账不还。那时候母亲一个人在乡里,为了专心维持生计,供我上学,也就并不计较和追究,其实那也是老妈的无奈之举,毕竟自从父亲过世之后,人家嫌你家里没有主事的男主人,少不得有冷眼和欺凌之举,这是我在县城读书所最为痛恨和担心的。
终于等放假回去后,听得有此等事,那十七八岁的青春少年意气,恍惚猛然间就迸发了,觉得要来一次捍卫,但还是有一些学生气,“先礼后兵”,对他好说不行,于是跑回家,将自己藏在沙发里,那约莫半米长的大砍刀,取出来跑去和见那厮,那厮见状,赶紧回跑,在不远处,也去取了早已藏好的两把二尺长的大刀。
那时候也没管其他,只是拖着刀依然朝那厮狂奔去,右手握刀的手法,到颇像武林影视里的刀客。
两边众人与母亲见状,自然不许我前去,一边拽我,一边拽那厮。
但那时已气愤之极,一边依然还有挣脱,一手挥舞那刀,一嘴满口“豪言”。
两相对峙……
其实如果没有外人的阻拦,也许也不知道后事如何,但事实上,一切都在心里估计着,毕竟不可能真的提刀夺命去。
一则我并不怕他,虽然那厮比我年长,但瘦削,我的身子应该比他灵活;二则,我还如此年轻,和他拼命,无论最后谁被掀翻,我都不划算;第三,我又必须要拿出真砍的架势,既是对他的回应,也是隐含着告诉那些旁观者,以后再打咱们家主意,就得估量着会有的后果——这算杀鸡给猴看,杀一儆百;最后,最重要的,应为根本不可能真的砍杀起来——他不敢,我也不必要,而且还有那么多人各自拽着——那我就更得做到位。
也许这算是演戏吧,自导自演,不过如果真要上去,我断然不会手软。
有了这一出,那之后的境遇,也到还真改善了些,那时候我最惧的一点,就是又上学后,我不在,那些人又来,我只能祈祷,别趁我不在的时候,跑来耍威风、占便宜,有本事就等我在的时候来呀,我先给你讲道理,你若不讲道理,那么我也不会讲!
总之而言,能看到的我,只是一半而已。
(四)
有时候自己对自己的那一点原则性,会觉得是如此令人捧腹和搞笑,因为一面慨叹“时间的短板”,一面又在时间面前“沉寂”、放任。
想想这小半生,终究要怎样去度过的时候?——这个命题貌似宏大,但却依然没有寻出答案。兴许是喜欢的东西太多,貌似的“理想”也多,还做过太多无疾而终的幻想,等现实被予以正视起来的时候,自己却依然无法找到任何一条可观的道路来践行,这实际很是悲哀。
唯独这二十年来,好也经过,坏也经过,生的最大的一个自我慰藉的“力量”,就是对明天始终充满向往的一点意志力而已。
感谢生活,因为经历!
对自己而言,好的也罢,坏的也罢,人生的财富,难道真的就是为那点写着或百或千、或万或亿的数字而度写的吗?我只是依然在自足于自己精神家园的某种充盈罢了,以为人的一生该有很多东西去体会去经历,或者去做出一些事情来,就像在这大学之地,对自己的期盼一样。
如果我只是这个星球上的一个无聊过客,那么上帝就该趁早将我收回去,因为我留在这世间一日,我就会去做我自己,去改变自己,改变我能改变。
(五)
我一直在设想,每个人,除了对生命的延续,是不该抱以十足的自信——因为唯物论是不讲究上帝来允准我们在这个世上苟活多久的——除此其他,任何时候,对自己,都要坚信自己的存在,并且确信自己的力量!
黑格尔讲,“存在即真理”,我们即已存在,就该为此证明……
以前相信“天赋”,譬如觉得,自己对语言就显然不够有“天赋”,不然那可恶的“英格丽士”,早该掌握、玩弄了;还有就是“天生”——为什么别人就比我的“出身”要好?
后来发现,这些都是无知和自我怀疑的体现,而上述两件事,前者是因为后天努力的不够,后者则实属不必要,因为现在看来,我对这样一个“出身”,其实是满怀感谢的,因为这些经历教会了我很多东西。
就像以前听过一个道理,说上帝给了每个人一手牌,有的牌好,有的牌不好,(而我们既已不被选择的存在,并且已经存在很久,几年,几十年,并且还将需要存续下去),那么无论是谁把余下的每张牌打出去,其实都是会“搅局”的,只是重要不重要的差别,如果能稍微有一些造诣,把不好的牌打好,说不定这一世,你就在改变着这个世界!
李开复先生说,他年轻的时候,思考自己的追求,是希望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,实际上,很多人都是如此。
如果反过来,成为有影响力的人,实际就是期待自己可以实现去某种“改变”,因为影响力的大小,决定着你的改变的层次的高低。倘若我们只是来此世间,没有任何的期许和改变发生,那么这一生该是多么难以“煎熬”才能过去?
人总是会有不满足,总会有自己的主观感受,并且会希望外部世界能够符合自己的主观理想和意愿,如果他决定为此奋斗终生,那么这种人是该被尊敬的。这也可以解释,那些大政治家、大军事家、大富豪、大科学家……当我们评判他们是否功成名就、是否伟大时,总是会以他改变了什么、改变了多少?——来作为依据。
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生,不是因为你得到了什么,而是你能通过得到,改变了什么。
改变许多可以“改变”,并且这些改变,是极为有益的,事实上,“改变”也分好几种:
第一等的改变,是改变人的思想和精神。这一类,譬如孔子、马克思、达尔文等等,凡属此类。(改良)
第二等的改变,是改变“人”。创造并富足人的外在生活感受,那些政治家——反面是政客,以及科学家、医生、律师、商人……他们通过实际的行为与活动,改变我们的一切,富足或抵消我们的生活感受。(改善)
第三等的改变,是改变人的外在世界(土地除外)。这种改变,实际上就是改变客观外部自然世界的物理特征。(改造)
而最末的第四等,就是改变土地。这一类的“改变”,是这四等改变中,最不需要太多条件的,只要你有手有脚,就可以改变,这其中,当属几千年来,我们的农民!
不过在我看来,这四等之分,是不存在孰优孰劣的,或者说,它不是在给人的职业、行业分等级、排次序——如果这样想,我就该受到批判!——而为什么要这样分?只是希望将“改变”划出个条理来。
而这其中,最难的,当属改变人的思想和精神!
实际上,所有这些“改变”,都是很伟大的,无论是人类灵魂发展的导师还是为延续人类存在而辛苦的农人。
如果一个人只是为在这世上完成一段“生命”,就如同以前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所描述的那样:一个人问放羊娃,你长大想干什么?放羊娃说,放很多的羊,挣足够的钱;然后呢?挣足够的钱,娶个好看的漂亮媳妇儿;再然后呢?娶个好看的漂亮媳妇儿生个娃;再然后呢?生个娃——放羊!
——如果仅仅是这样的生命历程,我仅能表达其中意含的两点赞同:一点是,这种生命的确是很“纯粹”;另一点,为家族的基因改良,的确做了贡献!但事实上,这样的生命形态,却很悲怆……
以前听过一句话,说如果我不能成为总统,却可以培养出一个总统来,那么我依然是充满自豪的一生!其实这种人是很伟大的,这里也有两点:第一、很早就清醒意识到自己不能成为什么、改变什么;第二、很早就意识到自己能够成为什么、改变什么。这种人,因为明白自己的使命和生命意义,固然也许不会有很风光或很绚烂的人生履历,但是却获得了实在的生命体验,在从事自己所该从事的“改变”——而殊不知,他的这一个“改变”,却是改变了很多人——应该是“伟大”的一生!
因此,人的一生,有必要去成其为有意义的、富有改变体验的一生,勇敢为自己而改变!如果我不能改变人的思想,我就去改变土地!
(六)
无论如何,时间啊时间!我曾经一度幻想过,某一天自己能够停下来一段时间,最好是立刻马上,有一年或几年的光景,自己老老实实、有始终的狠狠看一些书,这样以后便可以节约一些时间,及早对某些体验有一个感知,当在去改变时,就能节约时间,更好的改变。
但是这种想法,是有些不切实际的。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主观与客观束缚。主观束缚是我们的梦想、理想、是想象中的精神使命,客观是外在世界秩序、家庭责任、乃至个人能力限制所强加于给每个人身上的。
有了这些,我们就会矛盾,就会寻找,也就会在寻找与发现途中怀疑和茫然,然后慢慢明白自己的“可为与不可为”,找到自己的使命,找到主观与客观间的平衡,找到激励与生活中的微笑,找到改变。每个人都会有一条只属于自己的人生经历,每走一步,或多或少,都在证明自己一生的意义,改变了什么?改变了多少!
也许这个起点很低,不够宏大,是的,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原本就是赤条条的,没有那么多理由,也不需要去探讨未来,因为我们没有思想,因此人们争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,就有些不知所云——其实我们出来的时候,都如同一张白纸,哪里有那么多深层元素?
——即便有,也应该是化学、生物学元素!我们不该背负那么多。
存在就是在改变,我想改变一些改变,最低目标是没被改变——人生仅此而已!而一个人究竟能够改变多少、改变什么,取决于,我们能够改变自己多少、改变自己什么,是增加还是减少,是放任还是觉醒……
(七)
因此,我要做到自己,相信自己,就该拿起胆魄,改变自己。如果23岁开始改变自己,我看来得及。“自信人生二百年,会当击水三千里”,没有荡气回肠,总该有一些气魄吧!不然,此生,我又有什么勇气去延续存在,改变“改变”?
或平或曲,丰富余下人生的经历,该是一项多美的“事业”!而这其中的精彩在于,每一天都是新鲜的,不会是重复,是切切实实的改变!
而无论如何,任何时刻,都应该相信自己。当上帝只给了你一个翅膀时,你把这一个也扔给他,并且告诉他:我背上降落伞,照样可以飞。
——当然,你千万要记得,先凑够机票钱和买降落伞的钱……
一次和一个心理学博士聊天,趁机请求“研究”一下自己,等她完成我的个案分析后,有一条建议是,我不该说太多的话!
说得太多是一种不负责任,而且很可能适得其反,看来这确有必要,因为说得太多,嘴巴要起茧子,难看——何况我明显不属于刘德华、阿汤哥那种长得很有杀伤力的一类,我应该是属于长得很有穿透力的那类,因为脸皮“厚”!
当然,我从来没觉得,一个人该因为这要有多自卑。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长得怎么样,而去改变自己这一点的话,那也太累,而且可悲。改变的先要条件,就是得先学会接受,并且是愉快的接受,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是相互转化的。你想,天要是塌下来,就只有姚明一个人撑着,他不晓得我其实相当“自责”……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上下下而求索!在上时是改变别人,在下时则改变自己!
(八)
碰到他们说我“年纪大了”,其实就是“老了”的意思,恩,那就当“大哥”……
恩,我就一意识流 ……
延伸阅读:
网友评论
以下是对 [做一个可以“改变”的人] 的评论,总共:0条评论
特色美食推荐
- 荥经“棒棒鸡”
- 荥经棒棒鸡是一道名声在外的民间工艺菜,其色鲜...
- 荥经第一面——挞挞面
- 清晨,当你漫步在荥经大街小巷,四处可闻&ldquo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