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思考成为习惯
算来有好几年的时间没有写过调研类文章,也没有参加过这类活动了,今年因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,全国各地、各行各业,至上而下地搞着一系列纪念活动,一路高歌,升平得很。本来,改革开放30年来,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这是人神共知的事情,确实值得讴歌。特别是对我们这个年龄段以上的人,这种体味尤为深刻。也是因为工种必需,也是心痒手痒,县上的征文活动开始,我也动起了笔,而且一口气写了三篇,在评委们的评比中,我三篇都得了奖,因为要照顾层面和界别,大家都要沾点光才行,所以,我就只得让贤,有一篇一等奖就够了。
对我来说,得不得奖到不是主要的问题,能够将所思所得张扬出来,为人所识所用,于荥经的发展有所益,足了。毕竟是荥经人,生于斯也将葬于斯,是发展的受益者,虽人微言轻,总得尽力而为。
这次的征文是以任务的形式下达的,要求各单位都要写、领导要写,但应者不多,以至时间临近,来稿无几,打电话四下通知,无论大小领导还是一般人员都一句话“忙、忙啊、实在忙提很。”当然,这是官面上应付你的,若是很熟悉的人,会直接说:难得费神,没得意思。当然我不敢问人家忙什么,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忙,只是从我的经历来看,无论再忙,无论忙于多么伟大而又崇高的事业,忙里总有闲时,有闲的时候自然要放松一下神经,调剂一下情绪,这很正常。但忙也好,闲也好,人总是要思考的,有思则有得,有得则欲言。当然,言未必有用。比如我这些费话,除了“打闹人”,还能起什么作用。
到是“没得意思”这句话实在。虽然社会科学是纲,是魂,但现实的景况中,尤其是在基层,它确实是可有可无的东西,一来主流思想束缚了人的思维,欲发达者是不敢、也不会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。时不我待,政治生命短暂,有时间在那伏案,不如多花点时间去削脑袋。二来基层工作要求的是应对具体工作的能力,摆得平就是水平,宏观上的思考、理论的效应难于彰显。三是我们的制度太好,你就是行尸走肉、尸位素餐,也可无忧,这就犯不着给自己过不去,劳神费力,作些吃亏不好看的事情。
其实在我们国家干工作,真的是不需要作理性思考的,因为我们的理论是最先进的,我们的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,我们的各级领导都是伟大、光荣、正确的,只要我们“读毛主席的书,听毛主席的话,照毛主席的指示办”就“一抓就灵”了。
况且,也如“枫”所言,文字本身是柄双刃剑,要想抒于胸意,必然会面对一些人和事,这就要产生一些副作用。前些年,一个老外写了一本书叫《执行力》的书,备受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人的推崇,至上而下地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,我也是心血来潮,有感而发地写了一篇《如何提高执行力》来发在我们自己办的内刊《调查与研究》上,不想有的领导阅后自己要去对号入座,我的结果可想而知,至此发誓不再写此类文章,所以,寄情山水、风花雪月就成了我的主菜。现在则不同了,不管愿意否,职业所需,都必须写了,不但要写,还得要编——唉,折磨人哪!
从1998年的“荥经县第三届邓小平理论研究会”止,已经有十年未搞过这样的研究了,十年一悟,到一可幸,说明大家还是在思考问题。虽然有的稿子纯粹去网上下载,连代码都懒得去改,有的只图交差,但多数的文章还不错,思考还是很有深度的。也许这些东西并不见得有用,不一定有人去看,但撰稿者的精神到是可褒奖的,毕竟,人是有思维能力的动物,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,于已、于国、于家都裨益的。
文章热词:思考
延伸阅读:
网友评论
以下是对 [让思考成为习惯] 的评论,总共:0条评论
特色美食推荐
- 荥经“棒棒鸡”
- 荥经棒棒鸡是一道名声在外的民间工艺菜,其色鲜...
- 荥经第一面——挞挞面
- 清晨,当你漫步在荥经大街小巷,四处可闻&ldquo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