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最大最美的360观景平台——牛背山您好,欢迎来到牛背山风景区! 加载中...

您当前位置:荥经牛背山风景区 >> 游记散文 >> 浏览文章

甘露寺,流淌在大渡河畔的文化积淀

时间:2013年11月20日 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: 字体:


同N年前一样,到达泸定时已近子夜,长途穿越的疲劳,早没有了旅途的愉悦与再说什么的欲望,只巴不得有一间床,能快点躺下,躺下的时候又想着明早如果没有人催促,能睡到自然醒来,甚至一觉睡到下午,该是多么滋润的事情。可惜身不由己,天大概刚亮吧,服务员就擂作门:“先生,起床了,请到一楼用餐,你们将在七点半钟出发。”无名火也起,瞌睡也就跑了。
 
因为行程总是在变,想来今天也是如此,席间不经意一问,果然取消了泸定县博物馆、泸定桥、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等考察点,只到瓦窖岗和甘露寺。这些地方也曾去过,取消了不觉得怎样,想来也是风景依旧,无所谓的。



泸定的友人早在大厅等候,领头的是原泸定政协主席孙光俊先生,N 年前,汉源的骆学萍、李锡东陪我穿越飞越岭到泸定时,也是他接待我们,只因他是荥经人,其父是我老师,N多年前在名山参加川藏茶马古道论坛是认识。虽然联系少,但作为老乡、师兄,又都是茶马古道爱好者,有事找到他,总是热心肠地认真对待。
 
瓦窖岗与甘露寺仅隔一沟一岗,在过二郎山遂道到泸定县城之间的公路下。瓦窖岗没有什么扯眼的风景,就是一长段古道,两三所民居。古道在荒草中逶迤,未倒的荒草,在阳光下泛着金色,三五株桃树与梨花,盛开在院前山坡,方显出春意。因为现代交通建设的原因,到处的古道都被切割得一段一段的,又因道路荒废已久,山崩水打,许多地方早已堵塞,难以窥其全貌。瓦窖岗木结构的民居已无人居住,门上都上了锁,没有了鸡鸣狗叫,没有了炊烟缭绕,落寞而又寂寥。古道从民居门前穿过,两相衬映,让人感觉是否是到了上一个世纪



甘露寺后倚二郎山,前揽大渡河。据藏学大家任乃强先生考证,甘露寺的建造,可追溯到明时,初为喇嘛庙,清时改为汉寺,为泸定境内最大寺庙,占地十余亩,由山门、灵官殿、关羽殿、大佛殿、玉皇殿和殿侧罗汉堂及僧人禅房、信徒客舍组成。
 
1950年,泸定解放,寺庙主持林松涛被划为地主,庙产全部没收分给农户,和尚全部还俗,寺庙从此无从管理。一九五八年“大跃进”时县上利用寺庙办炸药厂,年底,炸药厂失火爆炸,大火燃了一昼夜,至此,甘露寺毁坏无存,唯剩残垣断壁在荒草中任风吹雨打。
 
二000年,泸定名人善士商定重建甘露寺,为避免泥石流危害,将庙址选定在原寺庙北面山包之上,整个寺庙基本按原样恢复。这样,甘露寺的占地面积就很大了,而且一新一旧,对比鲜明,新的油彩光亮,旧的破砖烂墙;新的绿树成荫,旧的枯草蓑杨。不过这样也好,新的供人朝拜,托寄希望,旧的由人凭吊,遣兴舒怀。
 
甘露寺的遗迹多,故事也多,主要的是当地人概括的“四古”,即古墓、古洞、古渡、古道。
 
古墓,为考古发现唐墓、残碑,因未见此碑,故不知详情。古洞,相传为唐宋时期所凿,因岁月流逝,洞口早封,无从问津。古渡,就是甘露寺西北的子牛渡口和西南侧的梅子湾渡口,如今,大渡河摆渡的历史早已结束,古渡尚存,无人可度。



古道虽已荒芜,却是村民劳作和往来的必须,因为行人稀少,所以荒草齐腰。康熙年间,泸定桥建成,经泸定的茶马古道就由他路改为经甘露寺经过,老照壁前长长的歇气台,是背脚营生的老弱妇孺放哨打尖的地方。饥者歌其食,劳者歌其事,现在,我们是在体验当年背夫的艰辛,当年的背夫,却在身爱生活的艰辛。站在寺前向前望,国道路108道、211道、茶马古道和大渡河两岸的乡村公路,象一条条彩带,舞动在雪山下、白云里。从云缝里撒下的阳光,象是给对岸的杵坭泼上一层油彩,清新而又迷人。




文章热词:甘露寺
延伸阅读:
网友评论
 以下是对 [甘露寺,流淌在大渡河畔的文化积淀] 的评论,总共:0条评论

走进牛背山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订阅RSS | 广告服务 | Tags关键字
地址: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三合乡牛背山 联系QQ:382375073 邮箱:382375073@qq.com CopyRight 2013-2016 荥经牛背山 版权所有
本网站内容均来自网友发布,如涉及到版权问题,与本网站无关 网站建设:[宇瑞工作室]